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是自然资源部推进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搭建实景三维智能可视化分析平台,全流程辅助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监督实施,提高了规划编制的精准性与可视化水平、遥感影像信息处理能力和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决策能力,构建立体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发现问题,拿出解决方案
卫星遥感数据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工作底图。以往,卫星遥感影像主要靠人工目视判读或半自动分类方法获取,数据处理效率低、误差大。加上传统二维的地理信息软件将国土空间抽象成二维的信息数据,导致立体空间信息缺失,不能直观反映真实世界,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停留在满足浅层次的规划制图、指标监测、成果可视化等方面。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崛起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智能化水平,契合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规划需求?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委托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搭建实景三维智能可视化分析平台,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智能化提供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
据介绍,广西实景三维智能可视化分析平台以全覆盖的三维自然资源数据为底板,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为支撑,搭载遥感数据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实现了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快速、高效、精准识别,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建筑等信息的提取效率。同时,依托三维影像数据和三维实景技术,该平台实现了对国土空间规划要素的精准可视化和重点片区、项目的全方位监测,可全面支撑底线管控、园区发展、风险识别、资源配置、城市更新、宜居性评价等空间治理重点领域。
智能感知,监测建设动态
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运用实景三维智能可视化分析系统平台,广西自然资源厅选取14个地级市中心城区,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技术识别生态底线、农业底线、城镇潜力空间中的矛盾区域,并进行矛盾类型的分类,修正和优化“双评价”成果。其中,校验生态底线图斑发现生态底线内存在矛盾图斑664个;校验农业底线图斑发现农业底线识别出存在连片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与推土开采建设区域等矛盾图斑2187个;校验城镇潜力空间图斑发现城镇潜力空间识别出连片现状耕地、江河湖等水域与连片坑塘等矛盾图斑2587个。
产业园区用地集约高效利用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而对现状生产空间用地情况的摸查又是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前提。因此,如何快速获得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现状情况,为产业园区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现状数据,成为广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的热点。
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广西自然资源厅基于10年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景三维平台,运用人工智能识别算法,采用自动识别为主、人工校核为辅的方法,对63个自治区级及以上园区、三江口产业园、龙潭产业园区的2014年、2017年、2020年的用地情况进行识别、分析、梳理;重点分析63个自治区级及以上园区、三江口产业园、龙潭产业园区等重点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程度、用地效率、产城融合品质等方面的内容。
风险识别,保护生态环境
打开广西实景三维智能可视化分析平台,输入数据,结合地形、地貌、现状植被与城市建成情况生成基于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的预计缓冲区范围,根据生成缓冲区范围可直观分析缓冲区范围是否合理、周边是否有侵占情况,就能分析筛选出缓冲区范围内矛盾图斑与敏感要素范围,为规划提供定量视觉化的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
运用实景三维智能可视化分析平台,广西自然资源厅分析了2020年认定的钦州石化产业园、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等11个化工园区(第一批)相关情况。以钦州石化产业园为例,该平台通过对钦州石化产业园进行800米防护距离缓冲分析,识别出审批范围、卫生防护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小学、居住小区及办公、商业服务配套共7处敏感场所和重要设施,总面积为281.07公顷。
再比如,通过叠加尾矿库、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农村居民点数据,在平台上输入尾矿库面积、坝高、库容量等参数,借助其实景三维智能可视化分析系统的分析功能与展示功能,就能模拟尾矿库溃坝或泄露状态,直观看到污水漫延过程,帮助相关部门分析梳理出尾矿库易污染程度,为之后的规划风险评估提供数据依据。
精准配置,优化生活品质
充分利用高分遥感影像数据对用地空间的高精度、全覆盖、多时相的优势,该平台结合不动产登记数据、互联网房屋交易数据等对建筑属性的准确记录,与社会大数据中对空间用地上人口活动的数据,对城市中用地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可识别低效用地、评估用地更新潜力,辅助支持土地利用计划的制订,进一步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基于路网步行可达性研究15分钟社区生活圈便利度的分析功能,广西实景三维智能可视化分析平台还能结合多源数据与高分遥感影像数据,高效识别城镇空间的低效、闲置土地,为城市更新提供最佳决策;基于卫星影像数据特征的城市宜居性指标体系以及相应计算方法,对城市宜居性进行评价。
比如,以南宁市青秀区15分钟生活圈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影像、POI(兴趣点)数据、道路网数据、公共汽车、地铁数据、国土调查数据、DEM(数字地形模型)数据等,在考虑路网实际可达的前提下,该平台按照适宜步行速度生成了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圈服务覆盖范围。通过可视化分析,平台这个功能不但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寻找服务盲区,为相关规划完善基础设施、补足服务短板提供支撑;还能利用导航轨迹等方式检验在外部影响作用下,不同出行方式的便利性、出行成本、交通可达性,检验15分钟生活圈内设施(中小学、幼儿园、医院、公交站场、垃圾转运站、农贸市场、街道办事处等)配置情况是否合理。
本文链接:https://tuyuangis.com/industry/598.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