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是落实数字中国、平安中国、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部署、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为实景三维核心基础的数字高程模型的生产单位之一,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合理安排部署,努力攻坚克难,历时43天,圆满完成年度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专项试生产任务,打赢了这场攻坚战,持续为中心事业发展积累技术沉淀。
未雨绸缪 试点先行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是新型基础测绘的主要任务和成果形式。基于高分七号立体卫星影像的DEM生产技术体系现正处于技术路线探索、实施方案修订、成果精度分析等关键阶段。项目开始之前,为突破技术瓶颈,优化生产技术路线,形成生产力,该中心成立实景三维中国建设项目组,并组织技术骨干提前开展基于高分七号立体卫星影像的DEM生产技术体系研究,测试对比不同软件对DSM匹配结果,形成了针对不同地形、不同植被覆盖、不同城市建筑区的DSM最优匹配方法。在项目前期探索中,项目组研究了DSM镶嵌方法、DSM编辑技术、高程异常转换方法等多个技术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方案,并针对生产操作编制作业指导书,同时派出技术人员带着问题到兄弟单位蹲点交流技术经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组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前理清思路,积累经验,提前建立“一支技术攻关队伍”,形成“一套技术实施方案”,培养“一批技术支撑骨干”,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突破自我 破茧成蝶
加强科学管理,优化管理模式。项目开展初期,项目组面临不少困难,除少数人员具备立测编辑经验外,大部分都未在立体环境下编辑过DEM,其中外业转型内业的几位同志甚至连立体都没有看过,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如何让这些同志在这么短且紧急的时间内快速上手,并且尽早编辑出合格的DEM成果,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了解决人员技术掌握难题,项目组建立了“四叉树”队伍建设模式,确定一个项目负责人总抓项目技术、精度与质量,统筹项目实施。同时将4名具备项目经验的骨干设立为项目小组长,负责组内技术支撑,每名小组长再带领4名小组成员,结合生产操作编制作业指导书,力争以最快方式形成实景三维生产力。
加大创新力度,突破技术难题。项目组成员立体编辑底子薄、技术弱、编辑尺度拿捏不准的现状是摆在面前的又一大难题,项目组采用“测试先行、标准统一、质量有效”的策略攻坚克难,一是扫除人机交互式编辑过程中的难点。建立陡峭、房屋与植被混合存在、地形起伏剧烈沟谷等比较费时间的难点区域高效编辑方式;二是以减少工作量、降低整体编辑难度为目的,研究DSM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对匹配数据中的凌乱点、树林、建筑区等特殊区域进行预处理,减少后期编辑量、降低整体编辑难度;三是不同地形难度划分,记录不同地形的编辑时间,为项目任务分配、时间节点把控提供科学依据。
优化生产流程,统筹进度质量。产品质量就是生命,项目组新手过多,为确保项目组质量,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边编辑边质检,每个组员必须经历“先首件再生产”的质量控制工作机制,及时反馈DEM编辑中高程点沉浮是否表达到位、地形表达是否正确、细节表达是否到位、编辑方法是否正确、编辑效率是否正常等问题,从源头控制质量,确保无因质量问题返工而造成进度滞后的问题。
肩负使命 勇往直前
实景三维数据是保障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履行的数据支撑,更是新形势下新型基础测绘发展的方向之一。正是因为肩负光荣的责任与使命,项目组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党员同志身先士卒,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自告奋勇,在项目工期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以圆满完成任务为首要目标,主动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攻坚该项目,大部分同志连续奋战30多天,更有部分同志连续奋战40多天、未休息一天。曲潍丰同志作为项目负责人,同时兼技术负责,他每天上下班通勤要花费近3小时,为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确保投入更多有效时间到生产中,他一周只回家两次,经常加班到深夜12点甚至更晚,累了就在办公室支起行军床休息,把作业室当成了“家”;曾亚玲顾不得预产期临近,生产前一个礼拜仍坚守在岗位上;徐萍、张玉琴、向阳、伏勇贤等同志更是放弃陪伴家人,加班加点战斗,周末也不例外,他们仅仅是战斗在一线的一个缩影,在他们心中只有任务的时间节点,早已没有“星期几”的概念,他们在与时间赛跑,立足本职岗位默默付出,用自己满腔热情践行着“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践行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然而,这次试生产仅仅只是开场白,接下来,中心将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两支撑、一提升”工作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打造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科技支撑、能打硬仗的调查监测队伍,为推动中心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而不懈奋斗。
本文链接:https://tuyuangis.com/industry/119.html
本文标签:实景三维